空氣能熱泵自2015年被政府發掘并重用于煤改工程開始。鄉鎮空氣能熱水和采暖需求正進入爆發期,根據統計數據顯示,在空氣能鄉鎮市場需求占比中,冷暖市場占比53%,商用熱水采暖需求占比17%。而鄉鎮農村空氣能市場占整體市場份額72%,市值達2160億。并且近兩年空氣能的市場需求一直連續成倍翻漲,而太陽能下滑趨勢卻愈加明顯,預計未來5年,空氣能將完全取代太陽能,鄉鎮空氣能熱水和采暖需求進入爆發期,空氣能是站在風口順勢而上的產業,將會是大部分人的不二選擇。
根據市場研究顯示,歷史遺留問題導致南方區域很難實現傳統的集中供暖,而一次能源天然氣,近年來的價格不斷水漲船高,還要搭配空調才能達到冷暖系統的效果,導致用戶成本不斷被增加;而空氣能兩聯供/三聯供機組,由于配置靈活,水路不受長度和高度的限制,并且可以多臺并聯使用,無論是商品房、大別墅建筑或者是幾十萬平米的小區都可應用。所以,在不遠的將來,空氣能熱泵兩/三聯供必將會成為南方供暖市場的主流。
工農行業存在著巨大的空氣能潛在市場, 近幾年來空氣能熱泵技術飛速發展,不僅在制冷、供暖、熱水、泳池方面有突出表現,還另外拓展了烘干、養殖領域。而中國的熱泵烘干是一個潛在價值巨大的市場,可烘干的品類也非常多,除此之外跟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養殖行業,也將越來越需要空氣能熱泵為其提供一個更加智慧、生態、數據可控的能源解決方案。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長仇保興先生在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可再生能源與碳中和建筑專業委員會第一次委員會議暨“可再生能源助力建筑與城市低碳發展高端論壇”中,發表了題為《迎接三個趨勢,開啟碳中和建筑新時代》的演講。其中仇保興先生指出了現代建筑科技所面臨的三大革命性新趨勢。
趨勢之一:傳統節能建筑過渡到正能建筑
人類最早的建筑可追溯至舊石器時代,其中頗具代表性的有兩種:一種是在我國北方形成“穴居-半穴居-地面建筑-臺基建筑”的發展脈絡。另一種是在我國南方由巢居發展而來的干闌式建筑,采取先進的榫卯結構。
如今現代建筑將完成從“能源消耗者”至“能源生產者”的轉變。這意味著建筑不再是城市能源消耗的某個單元,而是有新能量產生的新主體,由眾多此類主體構成的城市即為城市實現碳中和奠定了堅實基礎。與傳統保溫技術相比,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往往邊際效益更好,因此未來應將建筑“節能”與“產能”二者相融合,利用最低成本實現最高效益,進而實現碳中和。
趨勢之二:“建筑結構創新時代”已悄然來臨
據國際能源署數據顯示:建筑全生命周期所產生的碳排放占總碳排放量的40%以上,而在我國這個數字已突破50%!同世界其他各國相比,我國建筑用鋼筋混凝土比例更高,因此我國建筑的碳排放比例是全球最高的國家之一。推廣碳中和建筑在我國“雙碳戰略”下勢在必行!
近代建筑史上第一次偉大轉折點是在19世紀初葉,此時正值“古典建筑”向“現代建筑”過渡時期,人們稱其為“新建筑運動”。而今“碳中和建筑”有望成為第二次現代建筑革命。在這場革命中各種各樣可再生資源都可組合并用到建筑之中,比如空氣源熱泵、太陽能光伏、地源熱泵等。淺層地熱能、空氣源熱泵、深層地源熱等此類低品質能源均可在建筑內作為制冷或供暖充分應用,而高品質能源例如電能等可作為電網的調峰能源適時交易出售??偠灾凇敖ㄖY構”革命上,首先應充分利用就地產生的低品質能源,進而輸出和交易高品質能源。
趨勢之三:建筑物可作為能源的存儲單元
現代儲能模式將從傳統的集中式、大型化、中心控制轉向分布式、小型化與建筑緊密結合模式。依據我國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目標來看,新型電力系統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應達到總能源的30%,而到2060年“碳中和”可再生能源布局比例將超過80%。
由于大量應用風能、太陽能等低成本可再生資源使得電網波動較大,因此需用大量儲能設備進行均衡中和。倘若通過建筑結構的變革,使建筑與分布式儲能裝置合二為一,不僅從根源上解決了建筑自身儲能問題,更在構建安全可靠城市電網領域功勛卓著!
碳中和目標及其配套政策定位了我國清潔能源長期發展的總目標,肯定了空氣源熱泵產品的價值,同時此政策也將為空氣源熱泵產業的發展培育出一片沃土。向著更清潔、更環保目標奮進已成為諸多空氣源熱泵公司的時代使命。以我國空氣源熱泵行業領軍品牌為例,其生產的空氣源熱泵產品具有以下幾大優勢:
1.熱穩定性好--利用少量電能驅動壓縮機工作,通過冷媒的循環從空氣中制取熱量,最大限度的保障室內溫度恒定。
2.節能高效--將免費的空氣能量轉化成室內熱量,平均每1份電能就能產生3份熱能。
3.耐低溫能力強--突破天氣、地域等多重因素限制,即使在-35℃極端溫度下仍可穩定加熱,滿足了我國大部分北方地區供暖需求。
4.應用場景多--除家用供暖外,空氣能熱泵還可應用于學校、酒店、醫院、辦公樓、養殖場、游泳池等不同場景。
5.舒適性更佳--空氣能熱泵采暖時,可在室內形成腳底至頭部逐漸遞減的溫度梯度,從而給人以腳暖頭涼的舒適感。